在你的领域里,诺贝尔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遗憾」?

作者:热点 来源:焦点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05-09 02:37:19 评论数:

在你的领域里,诺贝尔奖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遗憾」?

要说遗憾的领的遗话,应该莫过于颁“错”奖呗~ 毕竟颁出去的域里诺奖是不能撤销的

诺贝尔设定这个奖的初衷是什么呢?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mankind”,里面最重要的诺贝词是benefit,所以如果违背这个初衷,尔奖一定程度上就算颁错奖了~那么诺奖历史上有哪些极具争议的历史颁奖呢?

化学领域:

Fritz Haber因发现如何从氮气和氢气中产生氨而被授予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理由是著名他的方法被用于生产化肥,并为全球农业带来了重大推动。领的遗

但诺奖委员会完全忽略了Fritz Haber在I战中,域里在德军化学战里起到的诺贝帮助,他甚至在1915年亲自在比利时Ypres指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尔奖氯气攻击,至少造成了数千名盟军士兵的历史死亡。他也被称为“化学武器之父”....

化学领域还有一位,瑞士人Paul Müller,领的遗因为发明了DDT获奖,域里但后来DDT因为其安全性问题被禁了......

医学领域:

这个是正儿八经真的颁错了......

丹麦科学家菲比格 (Johannes Fibiger) 因发现蛔虫导致老鼠患癌症而获得1926年的医学奖.....菲比格坚持他的研究表明,通过吃蟑螂而摄入蟑螂幼虫的老鼠会患上癌症。而在他获奖的时候,诺贝尔评委会确实觉得的确如此..... 只不过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老鼠患癌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

这真的是我命由天不由我,富贵命~

还有一个比较疯狂的,1949年诺倍儿医学奖颁给了葡萄牙科学家莫尼兹(Antonio Egas Moniz),因为他发明脑叶切断术来治疗精神疾病..这种手术在20世纪40年代非常流行,因此在颁奖礼上,还被称赞为是“精神病学治疗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但后来的持续跟踪,发现这个手术有严重的副作用: 不仅可能会造成一些病人直接死亡,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的大脑严重受损,即使被认为是成功的手术也会让病人失去反应和情绪麻木.... 等于为了治精神病,最后变成植物人了....

所以这种手术只火了10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就迅速衰落,至今几乎再也见不到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开始广泛使用。

当然,其实在西方,诺奖至今依然存在的一个很大的争议,那就是甘地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毕竟奥巴马都得过),但我对甘地不甚了解,所以就不予评价咯哈。

宇宙学领域,可以说——全是遗憾。现代宇宙学的祖师爷们几乎没有一个人拿诺奖(除了爱因斯坦)。下面列几位我觉得成就值得颁发诺奖的宇宙学开拓者吧,按照成果的时间顺序排列:

建立了宇宙动力学方程——弗里德曼方程,这是整个宇宙学领域最重要的方程,描述了宇宙的尺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1924年,弗里德曼利用这个方程预言了宇宙的膨胀,后被哈勃的天文观测所证实。遗憾的是,他没能看到自己的理论被证实就去世了,诺奖也因此没能颁发给他。

通过天文观测确认了银河系外的星系的存在,并发现绝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即绝大多数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这是支持宇宙正在膨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证据。哈勃根据观测结果,总结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使我们可以通过星系的红移量来确认星系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建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即认为宇宙拥有一个尺度极小、温度极高的早期。伽莫夫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论预言了宇宙中各种轻元素的丰度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均已被后来的天文观测所证实。他的研究工作现已成为理解宇宙演化的基本范式。

证明了大爆炸奇点定理,这意味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宇宙诞生的问题上必然不完备。建立了黑洞的量子理论和黑洞热力学,预言了黑洞存在辐射。这一结论是模型无关的,是在弯曲时空背景下必然会出现的量子效应。这一研究工作目前已成为了黑洞物理学的基石。

观测发现星系中有大量的恒星运动速度太快以至于可见物质所提供的引力无法将它们束缚在星系之内,这意味着星系中存在大量不可见的“暗物质”。鲁宾的研究开启了暗物质的研究热潮,此后,越来越多的支持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被发现。

这三位是暴胀宇宙学的创始人,他们都还在世。

古斯首先提出极早期宇宙应当经历过一个剧烈的指数膨胀过程,由此可以解释宇宙的均匀性和平坦性。

林德提出了慢滚暴胀的范式,此后的暴胀宇宙学的研究几乎全部基于这一范式。同时他也与斯塔罗宾斯基共同建立了宇宙重加热(或者说基本粒子产生)的非微扰理论。

斯塔罗宾斯基最早建立了目前来看最成功的暴胀模型,同时他也是宇宙学扰动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预言了暴胀过程会产生原初引力波。

当然,也有一些拿过诺奖的宇宙学家,主要是实验方面:

1978年,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他们观测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存在。

2006年,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他们主持的实验观测到了CMB的各向异性,这使得我们可以对宇宙学模型的各种参数进行精确测量,从而确定宇宙的年龄、可观测宇宙大小等信息。

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亚当·里斯、索尔·珀尔马特,他们对遥远星系的观测表明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为宇宙学带来了“暗能量”的概念。

2017年,基普·索恩、巴里·巴里什、雷纳·韦斯,他们主持的实验探测到了天体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探索宇宙的新窗口。

2019年,詹姆斯·皮布尔斯,这位是理论学家,他对大爆炸宇宙学中的各个细节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推动建立了宇宙学标准模型——ΛCDM模型。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看这篇文章:

皮布尔斯的物理宇宙 |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2020年,罗杰·彭罗斯,证明了黑洞的奇点定理。(这位其实应该算是数学家)

其实还有一位拿过诺奖的宇宙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他在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产生的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萨哈罗夫条件。不过,他是因为反对核扩张而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

那些聪颖而杰出的女性。


吴健雄(Chien-shiung Wu)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实验主义者之一,但从未得到过诺贝尔奖。吴健雄在1957年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1962年用实验证明了“向量流不灭原理”。1963年用实验证明了核的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理论,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由实验定实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证实了β谱形状的源效应,澄清了早期β衰变理论中的一些错误,支持了费米理论。对β衰变的各种跃迁,特别是禁戒跃迁的全部级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β衰变的理论。

吴健雄(1912-1997)


薇拉·鲁宾(Vera Rubin)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发现暗能量证据的人得到了,当然,他们都是男性。

薇拉·鲁宾(1928-2016)


第一个发现脉冲星的乔丝琳·贝尔-伯内尔(Jocelyn Bell Burnell)没有得到。她的两个男同事,没有发现,还说她傻,却因为她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答主曾在以下其他回答中介绍过贝尔,自然也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历史上有哪些做出成就,却不为专业外人士知晓的女性科学工作者? - 知乎 (zhihu.com)

乔丝琳·贝尔-伯内尔(1943-)


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是第一个提出裂变来解释奥托·哈恩的实验的人。她总共获得了48次诺贝尔奖提名(提名她的人包括普朗克、玻尔等),才让诺贝尔委员会意识到他们的巨大疏忽,终于邀请她参加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大会。迈特纳最终未获得诺贝尔奖,也不知道后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109号元素Meitnerium。

莉泽·迈特纳(1878-1968)


罗莎琳德·埃尔西·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是一名X射线晶体学家,本应有她的名字的诺贝尔奖被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获得。她所拍摄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以及关于此物质的相关数据,是解出DNA结构的最重大线索,沃森和克里克在她的晶体照片基础上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自然》期刊于1953年4月25日同时发表了三篇连号论文,顺序是以沃森与克里克为先[1],再来是威尔金斯等人[2],最后是富兰克林[3]。沃森与克里克在论文中仅提及他们是受到威尔金斯与富兰克林等人的启发,却并没有引用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X射线衍射工作。1962年,沃森与克里克,偕同威尔金斯共享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另一方面,不幸的富兰克林在1958年因癌症英年早逝(其实那时还并没有不能给已逝科学家授予诺贝尔奖的规定)。


罗莎琳德·埃尔西·富兰克林(1920-1958)


诺贝尔奖委员会,或者说这个世界对于女性的忽视(藐视)是毋庸置疑的。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女性科学从业者少才导致诺贝尔奖显得男女地位不平衡,但我认为这句话的因果顺序应该倒过来才对。

19世纪末到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代表人物,大部分都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爱弥尔·左拉,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与领袖,创作了《萌芽》、《娜娜》,“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名称的由来和最初的代表人物,仅有的几位安葬于法国先贤祠的作家。1902年去世,未得奖。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短篇小说之王,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有《变色龙》、《樱桃园》等。1904年去世,未得奖。

儒勒·凡尔纳,早期科幻小说的核心人物,和乔治·威尔斯并称“科幻小说之父”,有《海底两万里》等,也是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次数最多的法国作家。1905年去世,未得奖。

亨利克·易卜生,挪威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1906年去世,未得奖。

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910年去世,未得奖。

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作家,可能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1910年去世,未得奖。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27年一代”的代表人物。1912年去世,未得奖。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瑞典艺术学院多次提名,并因其自由主义的社会主义倾向以及对瑞典社会上层阶级的尖刻讽刺,受到同样在瑞典的诺奖委员会无视。1912年去世,未得奖。

夏目漱石,日本“国民大作家”,有《我是猫》等。1916年去世,未得奖。

亨利·詹姆斯,美国作家,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深远,有《鸽翼》、《一位女士的画像》。1916年去世,未得奖。

马赛尔·普鲁斯特,法国作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有巨著《追忆似水年华》。1922年去世,未得奖。

弗兰兹·卡夫卡,捷克作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有《变形记》、《城堡》、《审判》。1924年去世,未得奖。当然,卡夫卡是死后才成名,不能算在诺贝尔奖委员会头上。

约瑟夫·康拉德,波兰“海洋小说大师”,英国现代八大作家之一,老舍称他为“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有《黑暗的心》。1924年去世,未得奖。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中世纪以来操德语的民族拥有的伟大的诗人”,有《杜伊诺哀歌》。1926年去世,未得奖。

托马斯·哈代,被称为“英国小说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有《德伯家的苔丝》。1928年去世,未得奖。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探讨两性关系、人和社会关系的伟大作家,代表作品有《儿子与情人》、《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1930年去世,未得奖。

曼德尔施塔姆,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因写诗讽刺斯大林受到苏联官方迫害。1938年去世,未得奖。

弗吉尼亚·伍尔芙,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有《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1941年去世,未得奖。

詹姆斯·乔伊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创作了巨著《尤利西斯》。1941年去世,未得奖。

茨维塔耶娃,苏联女诗人,被后来的诺奖获得者布罗茨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1941年去世,未得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也认为,茨维塔耶娃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她的遗憾,更是评奖委员会的遗憾。

罗伯特·穆齐尔,德国现代主义作家,有《没有个性的人》。1942年去世,未得奖。

保尔·瓦雷里,法国象征派诗歌大师,有《海滨墓园》。生前曾被十几次提名,1945年去世,未得奖。

乔治·奥威尔,英国作家,创作了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动物庄园》,批判极权主义。1950年去世,未得奖。

贝尔托·布莱希特,德国戏剧家,20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大师之一,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理论“间离效果”,有《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1956年去世,未得奖。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农民诗人,4次获得普利策奖,在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1年的就职仪式上朗诵过诗歌,有《林间空地》、《未选择的路》。1963年去世,未得奖。

安娜·阿赫玛托娃,苏联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1966年去世,未得奖。

威斯坦·休·奥登,近代英国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有《悼念叶芝》、《西班牙》。生前曾被多次提名,1973年去世,未得奖。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裔美籍作家,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有《洛丽塔》。1977年去世,未得奖。

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写作小说而成名,有《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等。1985年去世,未得奖。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文学大师,“作家们的作家”,有《小径分岔的花园》、《巴别图书馆》等。1986年去世,未得奖。据说可能和他本人的政治倾向有关,导致诺奖委员会故意不发给他。

沈从文,中国作家。诺奖评委马悦然破例透露过,1988年本来应该是发给沈从文的,不料他当年刚去世,未得奖。当然,鲁迅、老舍也是有诺奖水平的,去世较早,不赘述了。

约瑟夫·海勒,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黑色幽默代表人物,有《第22条军规》。1999年去世,未得奖。

米兰·昆德拉,捷克作家,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还未去世,我个人认为是所有在世且还未得诺奖的作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但是昆德拉已经93岁了,生前能否得奖非常难说。


综上,文学史上重点书写的人物,大部分都没得诺奖。当然,伟大作家其实并不需要诺奖这一荣誉来衬托,未得奖是诺奖评委会的遗憾。

如果说起天文界的「诺奖遗珠」,最「意难平」的恐怕要数著名天文学家,星系宇宙学之父爱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历史学家盖尔·克里斯琴森(Gale Christianson)在他撰写的哈勃传记《星云世界的水手》中记述道:

……格蕾丝(哈勃遗孀)听说费米和钱德拉塞卡两位诺贝尔委员会委员已和他们的同事全体一致投票选举哈勃为物理学奖得主,后来天文学家杰弗里和玛格丽特·伯比奇夫妇与「钱德拉」交谈后证实了这个流言。可是诺贝尔奖不授予已死的人……

如果以上文字提及的信息属实,那么可以说哈勃距离诺奖仅一步之遥。依据诺贝尔奖官方的提名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哈勃一共获得过三次物理学奖提名,而且都在1953年。

哈勃的诺贝尔奖提名记录丨nobelprize.org

按照官方给出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流程,每年9月,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向全球约3000位符合条件的学者发出提名邀请,这些学者将有资格提名下一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各位学者需要在次年1月31日前向委员会上交提名,一般每年度获得提名的候选人会有约250~350位。收到提名后,委员会在3~5月对各位候选人的科学工作开展评估,具体工作会交给特别任命的专家组完成。6~8月委员会根据专家的反馈撰写报告并就最终候选人提出建议,相关报告和建议在9月上交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初科学院通过多数票制选出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投票结果一经决定不得更改。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流程丨nobelprize.org

哈勃的三位提名人中并不包括费米(Enrico Fermi)与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两人可能是以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身份参与了最后的投票,由于哈勃在当年早些时候(1953年9月28日)猝然离世,诺奖的最终人选不得不易主。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里茨·塞尔尼克(Frits Zernike)最初拿到的提名次数也是3次。

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塞尔尼克丨Wikipedia

哈勃的故事令人惋惜,而哈勃的遭遇在那个时代的天文学家之中还算「幸运」的。截至1970年时,有十位天文学家比哈勃获得了更多的提名,但他们都没能得到诺奖的垂青。


罗素在3个年度获得4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电影界有罗素兄弟,哲学界有写出《西方哲学史》,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罗素,而在天文学界,也有一位罗素,他就是亨利·诺里斯·罗素(1877~1957)。1913年罗素独立于埃纳尔·赫茨普龙(Ejnar Hertzsprung)发表了关于恒星的亮度、颜色和光谱之间的统计关系,其图表形式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赫罗图(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

赫罗图丨Wikipedia

罗素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天文学家,有「美国天文学家教父」(Dean of American Astronomers)的美誉。美国天文学会设立了罗素讲席(Henry Norris Russell Lectureship)作为学会的终身成就奖,表彰天文学家对天文学的贡献。罗素本人获得了1946年第一届罗素讲席。

罗素曾在1930、1950、1953三个年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提名人当中还有两位诺奖得主,分别是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和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

拉勒芒在5个年度获得7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安德烈·拉勒芒(1904~1978)是法国天文仪器专家。20世纪50年代,拉勒芒与同事合作研制出了灵敏度比普通照相设备高100倍的的电子照相机,法国上普罗旺斯天文台的望远镜率先装备了拉勒芒设计的电子照相机,这类设备后来也称拉勒芒照相机(Lallemand camera)。

拉勒芒在调整相机丨observatoire de paris

拉勒芒因在电子照相机方面的工作曾于1962年获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颁发的爱丁顿奖章。1990年,法国科学院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天文学奖项,即安德烈·拉勒芒奖。

拉勒芒在1959~1962、1964五个年度获得了诺奖提名,7次提名来自两位学者,分别是普林斯·路易斯-维克托·德布罗格利(Prince Louis-Victor de Broglie)和艾蒂安·沃尔夫(Etienne Wolff)。

爱丁顿在6个年度获得6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亚瑟·爱丁顿(1882~1944)是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他最为知名的工作与广义相对论以及恒星物理有关。爱丁顿是最早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传播到英语世界的学者。1919年,爱丁顿亲自率领观测队前往西非普林西比岛观测当年5月29日的日全食,以验证太阳引力造成的星光偏移是否符合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当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在伦敦召开特别会议,公布了日食观测结果,并宣布结果不符合经典力学的引力理论,而与相对论吻合。

1919年5月29日的日食丨Wikipedia

爱丁顿最早提出恒星巨大能量的源泉来自于核聚变过程,他还推导出自然界吸积天体的光度上限,被称为「爱丁顿光度」(Eddington luminosity)或「爱丁顿极限」(Eddington limit)。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于1953年起颁发以他名字命名的奖章,表彰在理论天体物理学领域取得突破的学者。

爱丁顿奖章丨ras.ac.uk

爱丁顿在1932~1936、1944六个年度分别获得提名,6次提名中有5次来自同一位学者,是他的英国同行约瑟夫·佩塔维尔(Joseph Petavel),佩塔维尔最后一次提名爱丁顿是1936年,我想主要原因是他在1936年3月份去世了。如果佩塔维尔还活着,他大概会把每年提名一次爱丁顿的这份坚持继续下去。

李奥在7个年度获得22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贝尔纳·李奥(1897~1952)是法国天文学家,他设计了可以在非日全食期间拍摄日冕的仪器,即日冕仪。在地球表面,由于存在大气散射,在挡住太阳光球的情况下也不能直接看到日冕。李奥利用日冕光与大气散射光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设计仪器过滤掉散射光,只留下日冕光。20世纪30年代,李奥在南日比戈尔峰天文台(Pic du Midi de Bigorre)测试了日冕仪,获得了清晰的日冕照片。

李奥正在使用日冕仪拍摄丨lyot.org

李奥曾获得朱尔·让森奖、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布鲁斯奖章等天文学奖项。1980年,南日比戈尔峰天文台启用了一台口径2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命名为贝尔纳·李奥望远镜(Téléscope Bernard Lyot)。

贝尔纳·李奥望远镜(Téléscope Bernard Lyot)丨Wikipedia

李奥共计在1945、1947~1952七个年度得到诺奖提名,其中1947~1952年连续六个年度获得提名,1950年获得最多7次提名。1952年李奥因心脏病意外离世,年仅55岁。假如李奥身体康健,他大概会凭借日冕仪方面的工作成为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奥尔特在7个年度一共获得24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扬·奥尔特(1900~1992)是荷兰天文学家。他深入研究了银河系结构及动力学,是射电天文学的先驱之一。二战结束后,奥尔特率先意识到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无线电技术在天文学领域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20世纪50年代,奥尔特与亨德里克·范德胡斯特(Hendrik Christoffel van de Hulst,下文将提到)等人在射电天文学这一新领域开疆拓土,发现银河系遍布中性氢的21厘米辐射,绘制了第一幅银河系21厘米辐射分布图,揭示了银河系的螺旋结构。

银河系21厘米辐射分布图丨Wikipedia

奥尔特曾对多颗长周期彗星的轨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彗星的远日点距离大致相同,奥尔特由此推论在那个距离上可能存在着一个均匀分布的球状云团,是这些长周期彗星的起源地。这个人类如今尚未触及的区域被称为「奥尔特云」。

奥尔特云想象图丨Wikipedia

奥尔特在1955~1961连续七个年度获得提名,其中1960年获得10次提名。奥尔特在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工作称得上是诺奖级,20世纪70年代也有两个属于射电天文学领域的诺奖——1974年授予了综合孔径技术以及发现脉冲星,1978年则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

洛弗尔在8个年度共获得15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伯纳德·洛弗尔(1913~2012)是英国射电天文学家,早年在物理学家帕特里克·布莱克特(Patrick Blackett)的指导下研究宇宙线,后转向射电天文学。洛弗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主持修建了一台口径250英尺(76.2米)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望远镜在1957年建成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动射电望远镜。1987年望远镜更名为洛弗尔望远镜以示纪念。

洛弗尔望远镜丨Wikipedia

洛弗尔在1963~1970连续八个年度获得提名,提名人中包括洛弗尔的恩师布莱克特以及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廉·劳伦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值得注意的是,洛弗尔截至1970年时得到的所有提名都中与另一位英国射电天文学家马丁·赖尔(Martin Ryle)并列,而马丁·赖尔是1974年物理学奖得主。

范艾伦在8个年度获得26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詹姆斯·范艾伦(1914~2006)是美国空间物理学家。1958年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空进入轨道后,卫星上的盖革计数器读数出现异常,作为项目的首席研究员,范艾伦分析这是由于空间中的带电粒子过多导致的。随后的观测表明地球附近确实存在由大量带电粒子聚集而成的辐射区域,该区域后来被称作范艾伦辐射带。

范艾伦辐射带的横截面丨Wikipedia

范艾伦在一共在八个年度获得提名,其中在1967年获得最多的8次提名。范艾伦没有获得诺奖,但他在1989年获得了同样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获奖理由是「对太空的开创性探索,特别是发现了被束缚在地球磁场中的高能粒子」。

范德胡斯特在10个年度获得28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亨德里克·范德胡斯特(1918~2000)是荷兰天文学家。他于1944年预测了星际空间中有足够的中性氢原子来产生21厘米辐射。21厘米辐射源自氢原子两种状态间的微小能级差,正常情况下单一氢原子产生21厘米辐射的概率极低,但如果宇宙中有足够数量的氢原子,其产生的21厘米辐射就能够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到。20世纪50年代,范德胡斯特的预测在射电天文观测中被证实。

21厘米辐射源自氢原子两种状态间的微小能级差丨Wikipedia

范德胡斯特共计在十个年度获得提名,其中1960年获得10次提名。作为学术上的合作伙伴,范德胡斯特的提名历程其实与奥尔特相近,两人在1955~1961年间的提名情况基本一致。

海耳在11个年度获得32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美国天文学家乔治·海耳(1868~1938)是太阳物理学领域的奠基人,他独立发明了太阳单色光照相仪,研究了太阳黑子的光谱,发现黑子的温度比正常太阳表面更低。海耳进一步发现黑子光谱中的一些氢线结构与地球实验室中强磁场环境下的表现十分类似,由此揭示了太阳黑子具有极强的磁场,太阳也是地球以外第一个确认存在磁场的天体。海耳还发现太阳黑子磁场存在22~23年的变化周期,该周期也被称为海耳周期。

海耳周期示意图丨Wikipedia

海耳共计十一个年度获得诺奖提名,其中1909年获得7次提名。海耳可能是少有的明确被诺贝尔委员会拒之门外的天文学家候选人。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期间,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成员之间发生了「何为物理学」的争论,当时声量很大的物理学委员会委员,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万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 Arrhenius)明确表示天体物理学与天文学研究不属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奖范围。海耳不幸成为该论调下被首先排除的学者之一。

罗西在18个年度获得了45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布鲁诺·罗西(1905~1993)是意大利裔美籍实验物理学家,他的研究涉及高能天体物理领域,包括宇宙学与X射线天文学。罗西在学界尝试利用火箭实验寻找太阳系外X射线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1962年,由天体物理学家里卡多·贾科尼(Riccardo Giacconi)领导的团队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发现天蝎座方向有一个明亮的X射线源,该天体被命名为天蝎座X-1。美国天文学会自1985年起设立了布鲁诺·罗西奖以表彰对高能天体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

位于照片右上角的天蝎座X-1丨ecuip.lib.uchicago

罗西共计在十八个年度获得提名,其中1954~1963年连续十个年度都有提名。2002年,曾与罗西共事贾科尼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这一点足够说明罗西在X射线天文学领域的贡献是诺奖级的。